
媒體報道
立良策謀善治,看態勢感知里的合縱連橫
1
如何體現不同態勢感知平臺的差異?
2
各態勢感知平臺間如何協同工作?
3
如何體現部門與行業特色?
本文將結合安恒信息在態勢感知方面的創新與實戰,共同探討這些問題。
Q:如何體現不同態勢感知平臺的差異?
A:各部門需求不同,平臺應用側重不同。
監管部門:統籌協調、信息共享
"天下之士合縱相聚于趙而欲攻秦",面對強秦的威脅,東方六國意識到各自為戰無法抵御秦國攻擊,只會被逐個擊破,在蘇秦游說下聯合抗秦。
依照國家網絡安全法的要求,其一國家網信部門應當統籌協調有關部門對網絡安全保護采取下列措施:主要是抽查檢測、應急演練、信息共享、技術支持等;其二國家網信部門應當統籌協調有關部門加強網絡安全信息收集、分析和通報工作,按照規定統一發布網絡安全檢測預警信息。
面對網絡安全的威脅,各部門間也應統一協調,共同應對。

行業主管部門:增強感知能力,健全應用監管
隨著數字化改革大幕全面拉開,各行業主管部門加速布局數字化改革重點任務。在這個過程中,網絡安全已從“保障型工作”轉變為“驅動型工作”,許多創新嘗試因為安全問題而擱置。因而,讓網絡安全先行,打造安全的網絡環境,才能在數字化改革中解放思想、大膽探索。
以教育行業的要求為例:2021年7月1日,教育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共六個部門發布了關于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聚焦信息網絡、平臺體系、數字資源、智慧校園、創新應用、可信安全等方面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指導意見對網絡安全建設做出明確指示:
①增強感知能力:完善教育系統信息資產數據庫,掌握信息系統(網站)情況,繪制網絡空間資產地圖?;诮逃龑>W開展網絡流量監測,及時監測安全威脅、發現攻擊行為。建立教育系統應急指揮網絡,提升安全事件發現、應急報告、協同處置、追蹤溯源等能力。匯聚安全威脅和情報信息,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進行分析研判,形成趨勢報告。
②健全應用監管:提升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教育軟件、在線教育平臺和新型數字終端等監管的信息化支撐能力,推動新技術、新應用進校園審核備案。會同網信、公安部門開展人工智能算法備案、檢查和評估。建立完善教育信息化相關企業信用記錄,通過大數據分析各類應用存在的安全風險隱患,為事中事后監管提供支持。
各行業都需要進一步增強網絡安全意識,推動網絡安全設施建設,為實現數字經濟發展構筑安全基石。
Q:各態勢感知平臺間如何協同工作?
A:互聯互通的協同作戰。
互聯互通、多級監管
不同部門所建設的態勢感知平臺之間不是相互割裂、各自為戰的關系。安恒信息根據不同部門的責任劃分以及業務實戰,實現了不同部門態勢感知的互聯互通、協同作戰,打造了全?。ㄊ校┒嗉壉O管體系。

協同作戰、分工明確
以某教育廳為例,行業主管部門建立全省教育行業的信息收集、監測預警、分析研判、通報預警機制,監管省內高校、在線教育、下級教育局等單位安全態勢;省網信部門態勢感知平臺則建立與各行業態勢感知平臺之間的信息共享與協調聯動機制,建立監督、檢查、考核機制,推動實現落實網絡安全工作責任制,壓實網絡安全主體責任。

Q:如何體現部門與行業特色?
A:針對差異化,打造優質應用。
安恒信息參與大量網絡安全態勢感知項目實踐,在網信部門、公安部門、行業主管部門以及政企單位有近2500+的實踐案例,對各領域態勢感知的業務需求、業務流程有豐富經驗與深刻理解:
網信部門——統籌協調、監督管理;
公安部門——打防管控一體化綜合防控體系;
行業主管部門——指導、監督本行業安全保護工作,建立本行業、本領域網絡安全監測預警和信息通報制度;
重點單位——落實網絡安全主體責任方面提供管理抓手、信息化支撐和技術平臺建設服務;
針對不同的應用特色,安恒信息力爭將每一個項目都做成特色鮮明、客戶滿意的項目。

立良策,謀善治。網絡安全建設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應始終采用一體化建設共享式發展的新思路,不斷加強信息化建設的頂層設計,規劃各類信息系統建設。安恒信息AiLPHA大數據智能安全事業群秉承“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之精神,多年深耕網絡安全態勢感知、大數據人工智能分析、可編排的安全運營(SOAR),為全球超過2000家客戶提供高質量的態勢感知產品和服務。助力安全中國,為數字化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的安全能力驅動。